啟迪夢想 快樂實踐
——南京理工大學實驗小學創建園林校園自評報告
一、學校概況
南京理工大學實驗小學創辦于2005年8月,原名南京市長江路小學分校,2011年9月更用現名。學校位于美麗的紫金山南麓,東鄰南京理工大學,西靠南京農業大學,是一所社區資源豐富、校園環境優美、富有朝氣的年輕學校。學校占地面積24926平方米,其中建筑面積14960平方米,綠地面積12505平方米,是一座集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于一體的現代化園林式學校。
學校目前有48個教學班,2200多名學生,120多名教職工,其中高級教師4名,小一級教師59人;大專學歷7人,本科學歷106人,研究生8人;市學科帶頭人1人,市優秀青年教師1人,區“斯霞式”人民教師1人,區學科帶頭人8人,區優秀青年教師7人。
十年來,學校秉承長江路小學的“和諧教育”理念,堅持實施素質教育,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辦學方向;堅持“興趣課程專業化、專業課程特色化、特色課程常規化”的校本課程發展原則;堅持DIM實踐性課堂的課堂文化建設。
學校先后被評為“南京市現代化小學”、“南京市德育先進學?!?nbsp;、“南京市綠色學?!?、“南京市中華經典誦讀基地學?!?、“南京市學校示范心理咨詢室”、中法合作“做中學”科學教育項目實驗學校、 “江蘇省科學教育特色學?!?、“中國少年兒童平安行動示范學?!?、“中國少年科學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”、”南京市星光基地學校”“江蘇省優秀大隊集體”“少先隊文化建設突出貢獻單位”等榮譽稱號。豐碩的辦學成果獲得廣泛的社會贊譽,全國各地及新加坡、法國等國家和地區的教育同仁先后到學校參觀考察。
二、辦學理念
發展愿景: 親近自然 熱愛勞動 快樂實踐 健康成長
核心理念: 綠色 實踐 和諧
校訓:立大志 做小事
校風:每天進步一點點
教風:樂教善教 教有所成
學風:樂學善學 學有所長
教師形象:精進不已的教師
兒童形象:手腦并用的兒童(農夫的身手,科學家的頭腦,改造社會的精神)辦學特色:科技教育、大綜合俱樂部、陽光體育活動
課程開發:小農夫課程
三、創建思路
學校各文化景點的設計主要為打造以“和諧教育”為核心文化的學校價值觀服務,為學校特色品牌“大綜合俱樂部、科技教育、陽光體育活動”服務,為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服務。
理工實小的校園環境建設主要圍繞一個主題,打造一苑、二園、兩廣場。
一個主題:和諧教育
一苑:諧苑
二園:礪志園、實踐園
兩廣場:五環廣場、礪行廣場
景點:諧苑記石刻、校訓校風石、翠園(竹簡)、日晷、滴水穿石、鐵杵成針、五環石
1、景點及解讀
①、一苑——諧苑:和諧的天地,人與自然的和諧、動物之間的和諧共生、師生之間的和諧、校園和教師隊伍和諧地發展。
位置:校門內側區域
主景點:諧苑記石刻、葡萄長廊、小腳丫池塘
諧苑記石刻:我校2014屆六(5)班畢業生姜令聞閑來讀《醉翁亭記》后,即興模仿寫下了《諧苑記》。(該文被刻成碑文,樹立在諧苑入口處)這也是我校實踐教育最好的佐證。
諧 苑 記
環山(紫金山)皆樓也,其南方諸樓,奇特尤美。望之顏色紅綠者,理工實小也。入校百來步,遂有牌坊迎暇,諧苑也。人隨路轉,有樓巍然,臨于苑邊者,教學樓也。造苑者誰?今已不可知也。賦詞者誰?本文作者也。作者與同學戲于此,興盡輒歸,而愛打油詩,故自字達幽也。達幽之意不在詩,在乎諧苑之景也。諧苑之景,得之心而寓之詩也。
若夫日出而金光照,云歸而天如墨,晦明變化者,諧苑之朝暮也。春芳發則幽香,夏木秀而濃陰,金秋桂芬,冬日水結冰者:諧苑之四時也。下課去,上課歸,四時之景不同,而樂亦無窮也。
至于習者學于室,休者戲于苑,前者休,后者習,同學互助,如此之變換者,上下課也。苑中捉蟲,草密而蟲多;看蟲研究,千奇而百怪,植物標本,雜然而前陳者,達幽研也。研究之樂,非人皆知。有人觀,有人惡,詫異表情,交頭且接耳者,同學感也。一人專注,時露微笑者:達幽得也。
己而,夕陽向西,人影散亂,童子歸而諸師護送也。小樹無陰,鳴聲起伏,同學去而禽鳥樂也。然而禽鳥知游林之樂,而不知人之樂;人知達幽研玩而樂,而不知達幽之樂其樂也。玩能同其樂,后能述以文者,達幽也。作者謂誰?六五姜令聞也。
葡萄長廊:葡萄素有多籽、豐收的寓意,閑暇時這里是學生休憩聊天的好去處。
小腳丫池塘:智者樂水,仁者樂山。小腳丫形狀的池塘,預指孩子們在校園里快樂實踐、每天進步一點點,茁壯成長。
②、二園——礪志園、實踐園
位置:籃球場北側、主題教學樓東北側
主景點:翆園(竹簡)、鐵杵成針、水滴石穿、日晷、開拓亭、浩瀚池、思源潭
我校于2008年請中山植物園的設計師協助設計了區內首個校內實踐園“諧苑”,主要分為動物養殖區、蔬菜種植區和植物觀賞區,這三個區域極大的滿足了城市孩子對小動物的喜愛、對季節性蔬菜的認識,同時增加了孩子課間游戲的空間。
學校依托“諧苑”為載體,以科普與環保教育為主線,開展了多項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。通過養殖、種植、培植盆景等項目,進行挖紅薯、種黃瓜、摘桔子、摘桑葚、養蠶、培植太空種苗等實踐活動,使科學課堂的學習延伸到生活中,增加學生實踐的機會,豐富學生實踐的閱歷,讓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更加樂于實踐。
2015年9月,學校已經將東側占地約8000平米的空地改造成學校實踐園,增大了果蔬種植區域,為學校開展校內“小農夫”實踐提供了直接資源。同時,學校也與周邊場所建立了校外實踐基地:中山陵茶廠、泉水山莊、理工大兵器博物館、南農大農業科技館等等。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,豐富了學生們的實踐資源。
翆園(竹簡):
《竹 說》
甲申年初,始建學,栽竹東南隅,經歲成林。竿竿修竹,青翠挺直。風吹不折,雨打不濁。
春來,林中生筍,雨后拔節,奮力向上。夏至,任驕陽炎炎,且枝葉繁茂。秋來風起,虛心竹有低頭葉,更添瀟灑。冬至雪飄,翠竹越冬而不凋。
棵棵勁竹,卓爾不凡,卻善群叢生。竹者重節,偏于一隅,居貧瘠而自勵,歷四時而常茂,享盛譽而謹持。是師之節,生之范也。
贊云:嚴寒酷暑總清新,雨打風摧不曲身。一夜自抽千尺竿,凌云傲骨更虛心。
鐵杵成針:鐵杵磨針出自宋?祝穆《方輿勝覽?眉州?磨針溪》,寓意只要有恒心、有毅力,堅持每天進步一點點,朝著目標腳踏實地、持之以恒、堅持不懈地努力,再粗的鐵杵也能磨成針,再難的事情也能做成功。
水滴石穿:《鶴林玉露》有云:“繩鋸木斷;水滴石穿?!钡嗡┦?,非力使然,恒也!一滴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,但只要目標專一,為之努力,再艱難的事也能夠辦成。正如校風“每天進步一點點”,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,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,唯有點滴的積累才能“滴穿”前進道路上的“頑石”,最終取得成功!
日晷:由日出到日落,晷針的影子由長到短,又由短而長地指向晷盤上的刻度位置,便可知道是白天的不同時刻。中國自古就有“一寸光陰一寸金,寸金難買寸光陰”的勸學之句。實踐園是學生探索知識、追尋夢想的樂土,日晷在這里便成了激勵學生珍惜大好時光、傳承優良傳統、開拓未來的美好象征。
開拓亭:
開物者,造物也。取自宋應星(明末清初科學家,致力于研究農業和手工業)《天工開物》(百科全書式的科學技術著作)。天覆地載,物號數萬,多賴人力所成。事物既萬,若待口授而后識之,能有幾何?未身體力行,不能稱“知道”。幸今有良田百畝,且夫垂髫童子,久居深院,食玉粒、咽金顆,而可觀耒耜。當斯時也,可閑坐小亭,望之悠然。此所謂“貴五谷而賤金玉”之義也。
我們腳下的土地孕育著廣博的產物,只要肯動腦,勤動手,處處都是知識的海洋。暫擱手中筆,嗅嗅泥土的清新氣息,動起手來,開拓屬于自己的樂園!
浩瀚池:
浩瀚者,水盛大貌也。浩瀚池者,理工實小航模池者也。池雖不廣,水難言深,然之于蒙童,可謂浩瀚無邊。航模飛馳,銀花四濺,任孩子的理想自由翱翔,任萬眾創新之光嬌艷綻放。浩瀚如祖國的未來,浩瀚如理工實小的襟懷。
思源潭:
古語有云“落其實者思其樹,飲其流者懷其源?!崩砉嵭?,菁菁校園,莘莘學子,創業十載,桃李芬芳。實小人深知“十年樹木,百年樹人”之古訓,時刻以兢兢業業為行事先導,以赤誠丹心為育人要求?!俺惺曛?,創百年之業,澤后世之福?!笔抢砉嵭∪说膲粝?,無論行至何處,居至何位,終不敢忘,飲水思源。
③、兩廣場——礪行廣場、五環廣場:
位置:校園天井、運動場
主景點:綠化植物、奧運五環石
綠化植物:
迎春花——開黃花,朵朵開得像喇叭,它是春天的小號手,每年春季每個樓層點綴著明媚的黃色,校園環境頓時增色不少。
爬山虎——勇攀高峰、不斷攀登、奮發向上的精神
紅花積木——花期長,耐嚴寒,耐高溫,木質柔韌,寓意“能屈能伸”的變通意識。
五環石:紅色的跑道上,我們向著陽光奔跑,綠色的草地上,我們沖刺目標!身處同一個世界,擁有同一個夢想。夢想友誼,夢想團結,夢想地球變得更加美好!奧運五環石立于足球場東南側,提醒運動健兒們用奧林匹克精神激勵自己,向著“更高 更快 更強”的目標進發。
2、綠化及說明
學校環境優美,學校占地面積 24926平方米,其中建筑面積14960平方米,綠地面積12505平方米,是一座集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于一體的現代化園林式學校。
學校綠化設計引入生態園林理念,圖案簡潔明快,規則中有變化,色澤豐富,搭配合理,具有鑒賞性。
垂直綠化——迎春花、爬山虎立體的綠化氛圍是全區其他學校不能全部具備的,基本上實現了春有花、夏有蔭、秋有果、冬有青,無裸露土地和綠化死角的規劃要求。
今年暑假學校全面對校園綠化及景觀進行了改造,現已完工,并與專業的園林公司簽訂了養護協議,另外,學校發動全校師生共同參與,每個班級都有綠化認養責任區,并經常教育學生愛護綠化,和植物交朋友的活動。校園里的每株綠植,孩子們都通過收集資料,采用中英文介紹方式,每個樹牌都有二維碼,掃一掃就能獲得豐富的信息,為后期我們建立E果園庫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基礎。
四、創建思考
1、打造“和美”校園環境
在長小和美文化帶領下,學?!熬G色 實踐 和諧”的辦學理念指引著校園內的每一處景點的設計,這些景點都指向學校文化內核。
2、做成園林課程
我們堅持把校園建設做成校園建設課程,我們把每一個景區都當成課程來設計開發,結合小農夫特色文化建設項目,把“小農夫”做成各具學科特色的課程。
3、立足長遠規劃
園林式學校的建設不僅僅是景點的建設,更重要的是師生綠化、環保意識的增強,愛綠、護綠自覺性的提高。綠化管理工作是一項長期性的,具有較高專業性能的工作。我們在學校原有綠化的基礎上,按照經濟適用、美觀大方的原則,以體現學校文化和學校特色作為指導,長遠規劃,做到平面綠化與立體綠化相結合,木本植物與草本植物相結合,綠化美化與藝術小品相結合,校園文化和校園綠化相結合,自然景觀與辦學特色相結合,追求園林校園建設的高品位。